(—)优秀女警官
女警官李真是公认的“指纹破译专家”。
一次,某酒店一位正在化妆的女士被残忍地杀害在室内,现场没有烟头,
没有纸屑,也没有抢劫等犯罪痕迹,侦破工作一时陷入停顿,
一位曾在楼道内徘徊的男子有嫌疑,却苦于找不到证据。
经过反复多次的现场勘查,窗台上一枚残缺的指纹成了唯一的线索,
李真经过几个昼夜反复细致的比对,最终得出结论,抓住了歹徒。
另一次,某地发生多起入室抢劫案,附近居民恐惧感大增。
其中两起案件提取到了犯罪嫌疑人的指纹,一枚是在玻璃上,而且指纹严重变形:
另一枚是在铜制的框架上,指纹只残留有指尖部位。李真天天盯着指纹看,
开始怎么也理不出头绪,两枚指纹都是残缺变形的,可以把两枚指纹结合起来分析吗?
经过努力,李真发现因刑事犯罪被关押,一年前刑满放出监狱的王某的指纹与现场指纹具有共同特点,
王某作案嫌疑很大。为了慎重起见,她又将其他现场遗留的指尖部位指纹与王某的指纹反复比较,
最终认定该系列抢劫案为王某所为。
李真说,指纹认定工作繁重、枯燥,不能有半点麻痹和失误,是一项考验耐心的工作。
十余年间,李真全身心投入到痕迹检验和指纹管理工作中,查获了不少犯罪分子,使罪犯得到了应得的制裁。
(二)缉毒警察的故事
公安局接到情报,有人要在某地进行毒品交易,志强立刻带领手下实地走访调查,
很快了解到:几天前,的确有一伙人运来大批毒品。因各处防守严密,
毒贩把东西藏在了桃花乡附近的大山里,准备参与交易的人也住在附近。
志强感到毒贩十分狡猾,为了做到万无一失,他确定了“化装行动、引蛇出洞、主动出击”的破案思路。
志强假扮成购买毒品的毒贩,与对方接上了头。对方提出在山里进行交易,
志强认为山里地形复杂,提出在山下交易。信息传过去,对方却保持了沉默。
时间一天天过去,志强心中十分焦急,但他清楚,必须沉着冷静,
他決定暂且拖一拖这帮毒贩。他放出风说,自己在外地还有事,没货就算了。听到这话,对方急了,提出要不就在镇子附近交易。
大清早,志强和全队民警出发了。到了交货地,点,志强开始部署兵力。
他让一个同事在车里隐蔽好,随他下车,其他同事埋伏在附近。
刚刚布置妥当,一辆农用车和辆摩托车朝自己缓缓驶来。面对毒贩,
志强提出先验货后交钱,并告诉毒贩钱就放在车里。毒贩拿出毒品,
奔向车门去取钱,车内民警扑上去,毒贩来不及反抗就被逮捕了。
这次,缉毒大队成功破获了当地有史以来最大的一起非法运输贩卖毒品案。
(三)特殊的“缉毒警察”
小罗是个兵,辉杰是只犬,这原本是一个平面上两条平行而非并列的线,
却在缉毒战场上交叉,创造出感人的故事。
接手缉毒犬辉杰,小罗心里包袱很重。小罗怕狗,小时候被狗狂追的经历让他提起狗就胆怯。
和辉杰初次见面,小罗努力和它搞好关系,可任你怎么哄,辉杰就是不理,
弄得小罗很着急。没几天,辉杰生病了,小罗悉心照顾它。辉杰很快就好了,
自此它对小罗非常的信赖和忠诚,每次见到小罗就会亲热地伸出舌头舔一舔训练中,
辉杰表现突出,无论毒品藏得多隐秘,辉杰一出手,不出一分钟,肯定能查出来。
小罗和辉杰可以正式执行任务了。这天辉杰按小罗的指令对一辆车实施搜嗅,
很快就从车厢尾部空隙内查出了毒品。此后,辉杰累立战功。
那是9月的一天,辉杰在一辆车上发现了毒品,它扒开车厢底板上铺着的塑料垫,
直接从下面叼出一个装有粉末状毒品的塑料袋,薄薄的塑料袋一咬即破,
毒品直接渗入了辉杰的口腔。辉杰中毒了,它呼吸急促,无法站立,得赶快上医院。
路上,辉杰眼看就不行了,小罗来不及多想便给辉杰做起了人工呼吸。
14公里路程,小罗一次次把辉杰从死亡线上拉回来。经过抢救,辉杰脱离了生命危险,
半个月后它又出现在缉毒岗位上。
中毒事件让辉杰的身体每況愈下,几年后,辉杰离世。
参加过无数次大大小小“战役”的辉杰走完了它光辉的一生,也给小罗的心中留下了无尽的思念。
改编自《华西都市报》 报道